香港大學(港大)美術博物館欣然呈獻「藝彩相映:祈大衛的色彩空間」展覽,展出祈大衛的個人水彩畫作的數位版畫。祈氏透過將一種藝術媒介以另一種媒介呈現,繼而發展出一種靈活操縱尺寸大小,同時探索不同物料性質的抽象藝術形式。這些作品捕捉了精心暈染的水彩顏料的透亮度和遮蓋度的特性,而數碼印刷科技有助於令作品的視覺設計得以重現於或轉化成一種可調節尺寸的印刷形式。
展覽開幕於11月14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藝術家祈大衛教授以及港大美術博物館總監羅諾德博士。
在這些作品所蘊含的多元視覺性之外,祈氏對文字與圖像之間的關聯和雙向轉譯深感興趣。抽象藝術並不拘泥於只表達具體題材,而視覺構圖則能夠用於表達言辭文句,賦予了作品一個容讓觀者感知、易於解讀的面向。祈氏曾與作曲家及作家合作,對他的攝影作品作出回應。在此次項目中,祈氏邀請了一位作曲家和一位視覺藝術家從是次項目的核心——祈氏的畫作中汲取靈感。
是次展出的作品與陳慶恩所創作的一首樂曲相得益彰。祈氏與陳氏曾就不同的項目合作,當中包括港大美術博物館的一個過往展覽。此次協作進一步展現祈氏的跨學科創作方式,他以自己的視覺作品為靈感泉源,引發其他範疇的藝術家作出回應。
另外,每幅作品各附有由新加坡學者兼多媒體藝術家梁秀文撰寫的一則評論。她對這些圖像的理解為作品增添一個更深層的面向。通過她的註釋,梁氏為祈氏的視覺作品賦予意涵,及加上另一重文字意義,加深祈氏旨在以圖像表達文字、以文字表達圖像的創作意念。此外,物理教授貝達理就祈氏的水彩畫作原稿提出他的個人見解。這種呈現方式透過他者回應來邀請觀者內省思考,促進他們與祈氏的作品產生一種個人及情感方面的連繫,而非為了提出一個決定性的評價。觀者可以視之為一段更為深入的引言,作為他們賞析祈氏在空間中的色彩運用的起點。
如欲觀看更多展品的圖片及說明,請按此。如傳媒需要使用以上圖片,請列出圖片出處:「圖片來源: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展覽詳情
展出日期:2024年11月15日(星期五)至2025年2月2日(星期日)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六,上午9時30分至下午6時
星期日,下午1時至6時
逢星期一、公眾及大學假期休息
地點: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 港大美術博物館馮平山樓二樓
電話/電郵:(852)2241 5500(一般查詢)/ museum@hku.hk
費用:免費入場,因應港大最新遊客分流措施,敬請由馮平山樓地面入場
詳情請參閱: https://umag.hku.hk/tc/exhibition/david-clarke-colour-in-space/
港大美術博物館・社交媒體連結:
Facebook:http://bit.ly/umag_facebook
Instagram:@umag_hku, #UMAG, #藝彩相映, #祈大衛
YouTube:http://bit.ly/umag_youtube
LinkedIn:http://bit.ly/umag_linkedin
Weibo:@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UMAG
有關港大美術博物館
港大美術博物館原稱為馮平山博物館,創立於1953年,現址原為1932年正式成立的港大馮平山圖書館,以捐建人名義冠名。如欲了解更多港大美術博物館詳情,請按此。
傳媒查詢
電話:(852)2241 5506,電郵:musnews@hku.hk